2.3.1 【入门】Stitcher的照片拼接

  1. 认识拍照文件的格式和存储形式

    image

    • 照片被存储为jpg或者dng格式。其中 jpg 照片会全部存储在 SD 卡中,如果选择拍摄 RAW+JPG 双格式,只有 Timelapse 模式的dng(raw)照片会存储在六张 MicroSD 卡中。其余所有拍照模式的 jpg 和 dng 都存储在 SD 卡中。

    • 双格式拍摄下,同一组照片在所有存储卡中的文件夹名相同。

    • SD卡中拍摄的照片文件夹中,除了 jpg 照片外,还额外包含工程文件(pro.prj)或一些必要的数据文件gyro.mp4。

    • origin_*.jpg的序列是每个独立镜头拍摄的原文件,用于后期的拼接。分辨率为4000 * 3000,可以拼接成为7680 * 3840的全景照片或者7680 * 7680的3D全景照片。

    • thumbnail.jpg 是一个1920 * 960的预览照片,部分拍照模式由于性能不足的原因无法生成预览照片。

  2. Stitcher界面介绍

    image

    • 顶部为菜单栏,分别为,文件-设置-语言-帮助,提供了文件导入,上传至谷歌街景,显示log,偏好设置(硬软解码),硬件性能测试,语言设置,上传日志等。

    • 左边是文件列表,可以直接拖拽文件夹到此处导入文件。相机拼接(stichingbox)指的是使用Pro机身本身的性能进行拼接(目前仅支持 Pro 1 使用)。

    • 左下方为Pro的官方论坛,可以查看最新的软件信息,教程,以及技术交流,反馈给Insta360公司最新的建议和意见。

    • 中间为实时监看窗口,可以播放任意一个镜头的文件。

    • 下方为任务状态栏,可以看到正在进行拼接的进程,和查看已经完成的任务。

    • 右上方是拼接设置区域,可以设置拼接内容类型(2D全景和3D全景),拼接模式(光流算法和模板拼接),采样类型与融合方式一般默认设置即可。默认圆心位置用于优化顶部拼接和暗光条件下的拼接。

    • 右下方是输出设置,选取导出的分辨率和输出路径文件名称。

    • 预览拼接效果可以多种播放模式查看拼接效果,手动调整拼接主视角,优化顶部拼接,色彩调整等。

  3. 拼接步骤

    导入一个图片文件夹
    image

    内容类型可以选择2D全景,3D全景(左眼在上),3D全景(右眼在上),3D全景(左右眼分别导出)。
    image

    拼接模式可以选择新光流算法拼接和光流算法拼接,根据当前画面计算新的模板。

    光流算法:基础的光流算法,拼接速度一般。

    新光流算法:在原有的基础光流算法之上提升了接近3倍的拼接速度,但少部分场景的拼接效果可能不如基础的光流算法,建议使用此算法拼接的效果特别不满意时,可以尝试基础的光流算法对比一下效果。

    根据当前画面计算新模板:速度最快,但由于不是光流拼接,在有远近视差和近距离情况下效果有限。
    image

    采样类型,如果相机是静止的,则三种采样类型差别不大,如果相机在运动状态,则采样更慢的速度采样可以获得更好的画质,这在视频的拼接中常用。
    image

    融合方式,一般让电脑自动选择。CUDA:电脑使用了英伟达显卡的话,就能选择英伟达的 CUDA 技术来进行硬件加速;OpenCL:电脑使用非英伟达的显卡,我们还提供了 OpenCL 实现的硬件加速;CPU:非硬件加速,纯 CPU 计算。
    image

    使用默认圆心位置选项对于一些顶部有遮挡物的场景,暗光下的场景,有改善拼接的作用。

    导出2D的全景图片,陀螺仪水平矫正可以使画面自动水平。
    image

    预览拼接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,在其中可以调节画面水平,中心视角,进行简单的调色。顶部优化功能能够针对顶部有规则线条的场景进行优化,如天花板空调排风口。
    image

    输出设置中分辨率除了预设的外还可以自定义分辨率。
    image

    image

    输出路径和输出名称可以进行设置。设置完成后可以添加到待处理列表,或者立即拼接。
    image

    任务栏中可以看到进度。拼接完成后可以打开文件夹查看拼接好的图片。
    image

  4. 特殊图片拍摄内容的拼接

    开启了RAW+JPG照片拍摄下拍摄的文件*.DNG 是保存了最原始信息的图像文件,具有很高的后期空间,需要先在Stitcher中进行拼接,拼接结束后,合成的全景DNG格式的图片可以使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,导出为jpg格式的全景图。

    Burst模式下拍摄的文件是10组连拍的原始照片,可以拼接导出连拍的10张全景图,拼接时无法预览全部的图片拼接效果,拼接结束后,生成10张命名为output_*.jpg的图片。

    Auto Exposure Bracket(自动包围曝光)下拍摄的文件为3、5、7、9组不同曝光的原始图片,拼接结束后,生成一张具有较高动态范围的jpg图片。以9组举例,可以在拼接的同时输出9张不同曝光的全景图,导入其他软件合成HDR图片。

    以下输出了9张不同曝光的全景图和一张合成(merged)后的全景图。
    image

    使用Photoshop建立HDR图片的方法:
    image

    image

    image

    不是光比差异特别大的情况下,一般用3张或者5张照片来包围曝光即可,7张和9张的情况下,设置的 EV 间隔范围会很小。

    Timelapse图片序列拼接

    Insta360 Pro 2拍摄的照片是以照片组序列的形式保存在以PIC_*命名的文件夹中。

    使用Insta360 Stitcher 可以拼接导出最高8K的全景图片序列。

    在这个示例中,我们导入了一个605组照片序列的全景延时文件,设置导出了8K的2D全景图片,预计花费12分钟左右,最终在G:\footages\Beijing Timelapse文件夹中导出了605张全景图。

    注意!延时拍摄拼接导出时不能勾选陀螺仪水平矫正,否则会出现画面抖动偏移。
    image

    在拼接预览界面里面我们调整画面中心位置为十七孔桥,并打开参考线调整水平,并保存应用当前效果。
    image

    打开Adobe Premiere CC2018,按照序列导入,
    image

    新建sequence,注意设置为7680*3840的分辨率。
    image

    由于处理的是更高分辨率的延时项目,对电脑配置的要求很高,整个剪辑过程中出现卡顿是很正常的事。如果画面有闪烁,可以使用其他的延时摄影去除闪烁软件,例如 LRT (Lightroom Timelapse);或者DE:Flicker。

    DE:Flicker插件支持After Effects,将那些闪烁的部分用平滑的方式处理掉,并且可以自动保留图像细节,从而使整个画面显得流畅自然。它不仅可以修复因为人工光源导致的闪烁现象,还可以修复因此引起闪烁的其他对象,即使这些闪烁的对象是以不同的速率存在着。

    DE:Flicker共包括以下3款滤镜:

    DE:Flicker High Speed,常用来处理高速拍摄时产生的闪烁现象。

    DE:Flicker Timelapse,常用来处理延时拍摄时产生的闪烁现象。

    DE:Flicker Auto Levels,可自动分析画面属性,如颜色、亮度等,并自动去除闪烁现象。

    在剪辑软件中,把多段全景素材拼接在一起,经过剪辑调色后,既可导出。

    由于H.264编码的分辨率限制,最高只能导出4096*2048大小的MP4视频(Adobe Premiere 2018 Pro CC 最新版本支持了最高8K分辨率的 H.264格式,在这之前的版本不支持),如果需要更高分辨率的视频,需要导出为其他格式。例如,QuickTime格式,编码器选择GoPro CineForm. 或者HEVC格式。

    可以导出7680*3840的视频。
    image

    注意勾选该视频为VR全景视频。这样才视频已经写入Metadata全景信息。
    image
在线客服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 09:00 - 21:00(GMT+8)
联系在线客服